桑黄作为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在抗肿瘤领域备受关注。自1968年发现其野生子实体提取物对小鼠肉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后,对桑黄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旨在综述桑黄不同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并着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为桑黄在肿瘤治疗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桑黄作为珍贵药用真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隶属担子菌亚门,主要分布于非洲、中美洲及东亚。其菌种分类曾存在争议,2012年后逐渐明晰,东亚地区现已发现8个桑黄类群,中国分布有7种,不同种类在寄主、分布地区、孔口密度和担孢子大小等方面存在差异。该论文围绕桑黄展开多方面综述,旨在为其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桑黄作为大型药用真菌,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然而其野生资源稀缺,人工栽培难度大。液体发酵技术能快速获取大量代谢物,为开发桑黄资源提供新途径。研究旨在比较两株来自不同产地的野生桑黄液体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功能性成分提取和保健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桑黄作为重要的大型药用真菌,应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在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然而,长期以来其基源物种与拉丁学名存在混乱状况。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桑黄的多种药理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多个数据库,系统总结了桑黄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高尿酸血症由嘌呤代谢紊乱引发,常规降尿酸药物存在潜在副作用,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降尿酸资源意义重大。桑黄作为传统药用真菌,虽已有研究表明其有降尿酸活性,但不同来源桑黄活性及物质基础差异的研究较少。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来源桑黄游离酚提取物的降尿酸活性并探究其物质基础,为桑黄降尿酸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高,现有化疗药物虽有疗效,但毒副作用强。桑黄作为珍贵药用真菌,其多糖成分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然而其对肝癌的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桑黄多糖对肝癌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与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参考。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由朱琳、崔宝凯撰写,旨在综述桑黄在物种多样性、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药用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人工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桑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桑黄作为重要药用真菌,在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功效显著,但研究中存在名称混乱、药理研究不深入等问题,该论文对推动桑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型糖尿病(T2DM)作为全球性慢性代谢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血脂和炎症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肠道菌群失调与T2DM发展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成为预防T2DM的潜在疗法。多种食用菌乙醇提取物对糖脂代谢和肠道菌群有益,桑黄作为传统药用真菌,其乙醇提取物(SVE)对T2DM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有待研究。
桑黄作为我国珍贵的药用真菌,其蕴含多种药效成分,其中桑黄多糖备受关注。桑黄多糖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医药和保健领域极具开发潜力。深入研究桑黄多糖的药理作用和提取方法,对推动桑黄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意义重大。
《桑黄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由马玥、徐振晔、王中奇和王立芳撰写。该论文聚焦桑黄这一传统中药,系统梳理了其在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桑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用真菌,近年来因其在抗肿瘤领域展现出的潜力而备受关注。论文旨在为桑黄的进一步研发以及肿瘤防治的临床应用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